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北京香山公园碧云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灵柩曾暂时停放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四年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至南京紫金山时,曾在此殿设灵堂,举行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后这里被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供人们瞻仰。

       悬挂于门楣上的匾额是由宋庆龄亲笔所书。厅中央安放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坐像,像高2.9米,背后衬以高大的朱红漆雕屏风,南侧玻璃柜内陈列的是先生的墨宝和遗著,真实的记载了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主张平等、博爱、天下为公的思想。北侧陈放苏联政府于1925年赠送的水晶钢棺。此棺送来时,中山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月之久未曾使用,之后陈列于此作为对先生的永久怀念。

       南北两侧墙壁上镌刻孙中山临终前留下的《致苏联遗书》,在遗书中先生深刻的阐述了希望中苏两国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通力合作的主张。

       纪念堂两侧设有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室,详细介绍了先生从求学立志到抱病身亡一生的奋斗历程和革命业绩。


一、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逸仙。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求学于广州、香港及美国檀香山等地,受到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影响。在此学医期间,他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和中国的前途,在当时被称为“四大寇”。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建议革命,但遭到拒绝。随后决心创建革命组织,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败统治。1894年,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在兴中会章程中首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从1895年至1911年中山先生曾发动和领导多次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誓词,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宣统皇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之后中山先生以大总统的身份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改革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当时由于国内外反动派的联合进攻,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转而开展经济革命,力图实现实业救国。

      正当孙中山面临着革命失败的伤痛中时,宋庆龄走进了中山先生的生活。当时由于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庆龄就接替姐姐担任孙中山的秘书,他们是在患难中建立起深厚情谊的,以后的岁月证明了这桩婚姻对中山先生最后10年的革命实践活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被推举为总理。1922年6月掌握广东军队统帅权的陈炯明发动叛乱,中山先生被迫离开广东赶赴上海。就在这危难时刻中山先生得到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开始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召开了由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改为爱国反帝的新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0月,中山先生接受了冯玉祥将军的邀请,决定北上共商和平统一大业。中山先生来到北京后,由于政局的动荡,使他无法减少对和平统一大业的思虑,因此病情急剧恶化、垂危之中的他仍念念不忘革命。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中山先生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享年59岁。中山先生的逝世,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深切哀悼,各地纷纷以各种形式进行悼念活动。根据中山先生临终前的遗愿,遗体应安葬在南京紫金山,由于陵墓工程浩大,短期内不能竣工,治丧委员会决定将中山先生的灵柩暂停放在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

       1929年6月1日灵柩移至紫金山中山陵,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一代伟人终于安息在他所创造过非凡业绩的土地上。

       伟人为历史增添了光彩,历史铸造了伟人的丰碑。91年来,为了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操,每逢他的诞辰、忌辰,人们群众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以弘扬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实现他希望祖国统一富强的遗愿。今天,伟人虽然已离开我们,但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二、孙中山的三次北京之行

1894年第一次来北京——上书李鸿章

       孙中山第一次北京之行是1894年,那年他28岁。孙中山在纵览世界形势、分析了封建旧中国的 贫穷与落后的原因后,决定上书李鸿章。他主张学习世界强国的治国理念,希望李鸿章能在朝廷中施加影响,促进改革,强大中国。可惜的是,李鸿章连见都没有见 他。第一次北京之行,孙中山在北京看到的是,面对外国列强打到家门口的窘境,慈禧太后却在大张旗鼓地准备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重新修建颐和园,全城上下张 灯结彩,丝毫没有同仇敌忾准备迎敌的迹象。这次孙中山来北京,虽然没有留下详细的历史资料和孙中山都去过哪些地方的记载,但此次的所见所闻却使孙中山的思 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认识到“实现任何改进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正是从这时起,孙中山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 会”;1905年成立了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政府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

1912年第二次来北京——让出大总统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及所领导的革命党为了防止国家分裂,尽早结束腐朽的清朝政府的统治,孙中山主动让出总统职位,策动袁世凯逼迫满清皇帝退位。 1912年2月13日,即溥仪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并于同年8月24日应袁世凯邀请,第二次来到北京,在铁狮子胡同1号即后来的袁世凯总统府,与袁世凯就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先后进行了十三次会谈。其间,孙中山曾五次到北京湖广会馆,出席欢迎会、国民党成立大会,发表演 讲,阐述他的革命主张。

       此次在京,孙中山下榻于石大人胡同迎宾馆,即今外交部街33号院。石大人胡同得名于明代将领石亨,石亨带兵发动“夺门之变”推翻景泰皇帝,拥立 英宗复辟,英宗成为天顺皇帝后,封石亨为“忠国公”,并赐宅第于此胡同。袁世凯的盛大就职典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此后,这里遂成为其临时大总统府。

       这次的北京之行共24天,孙中山的足迹遍及很多地方。当时的国务院在金鱼胡同的“那家花园”宴请孙中山先生,前清皇室人员也在此举行宴会欢迎孙 中山先生,表示“拥护共和”。此外,孙中山还参观了故宫,到南口考察了京张铁路,在位于灯市口的基督教堂出席 了基督教会、公理会、长老会、圣公会、青年会等欢迎大会,在位于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参加了多位友人的欢迎会等。

1924年第三次来北京——留下仨遗嘱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在北京的统治,将溥仪驱逐出宫,发电报邀请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是。为 结束中国推翻满清政府以来长期内战的混乱局面,孙中山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北上。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从广州启程,途经上海、日本、天津,于12 月31日第三次来到北京。不幸的是,由于长期呕心沥血地工作,加上长途旅行的劳顿,孙中山先生肝病复发。而且,当时主持北京政局的段祺瑞政府为了维护顽固 势力的自身利益,千方百计地抵制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使其困难重重。孙中山先生连累带气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检查、治疗。1925年1月,孙中山被诊断为肝癌晚期。2月18日,孙中山离开协和医院,搬入铁狮子胡同23号行辕调养。

       铁狮子胡同23号原是明朝将领吴三桂为陈圆圆买的私宅的一部分,此后几经易手,被民国时期的南洋富商买下,成为北洋政府要员顾维钧的寓所。后来,顾维钧因被通缉而逃亡,此宅为民国政府所有。孙中山此次来京后,民国政府遂将其作为孙中山先生的行辕。

       3月12日,由于病情进一步恶化,孙中山先生在铁狮子胡同23号辞世——他生命的终点被定格在北京。

        弥留之际的孙中山留下“家事遗嘱”、“政治遗嘱”和“致苏联遗书”,他最后说的“和平……奋斗……救中国”仿佛还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三、青山有幸伴中山 同志无由忘高志

       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明清两代扩建营造,整座院落占地四万余平方米,重重院落,引人入胜,石刻精美,突出了园林与寺院完美融合的特点,堪称中国寺院园林艺术的典范。这里的景色秀美,孙中山纪念堂的存在使碧云寺更加富有意义。

       在中山先生59年的生命中,革命起义占了一大半的年头,爱国主义精神陪伴了他一生。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我们的努力关系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前途,我们要永远学习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是中山事迹的传播者,我们的付出影响着更多社会人士,我们要永远弘扬中山先生的爱国情怀!

四、精诚无间同忧乐 笃爱有缘共生死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为纪念伟人,碧云寺举办了《爱·怀念》孙中山与宋庆龄爱情主题展览。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这样一个大人物的爱情路上,又有一个名字栩栩生辉——她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自青年时代救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的伟大女性宋庆龄。她爱孙中山、尊敬敬孙中山,直至中山先生逝世后,于1925年4月25日,将其遗体暂厝碧云寺,她依旧坚持陪伴在他的身旁,为他守灵,风雨同舟。

       展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革命理想”,呈现孙中山与宋庆龄因革命理想结为伉俪;第二部分“志同道合”,映现了孙中山与送清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感人故事;部分“博爱情怀”,展现了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继承其革命意志与博爱情怀的事迹。展览通过展板图片、仿制实物以及历史影像等形式真实再现了孙宋革命理想与博爱情怀。

       展品有孙中山先生遗著和遗墨、婚约书、“乐士文”飞机模型等,尤其首次展出宋庆龄守灵期间用过的餐具、茶具等宝贵物品。弥足珍贵的孙宋历史影像资料,让广大游客感受到真实鲜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