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与鄂豫皖分局旧址隔街相对,是首府路革命旧址群中重要旧址之一,旧址原有房屋60余间,由于解放前战争原因,旧址现占地1600平方米,前后共有龙门架结构,四水归池建筑风格房屋28间。陈展有政治部、参谋部、经理处、秘书处及鄂豫皖军委主席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住室。

红四方面军旧址的主题陈列就设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这间房子里,陈列分三部分介绍了鄂豫皖红军从无到有,从发展壮大到转移川陕的艰辛历程。


第一部分:鄂豫皖红军的发展壮大


1928年夏,由黄麻起义武装形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转战到鄂豫皖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928年7月,转战到柴山保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尹家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师长吴光浩。

1929年5月,商城起义部队在斑竹园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师长周维炯。

1930年1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霍山县流波疃将各地起义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师长徐百川。

1930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32师、33师统一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许继慎。

1930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在黄梅县考田镇成立,军长蔡升熙。

1931年1月,红1军第红15军在麻城县福田河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旷继勋。

1931年10月,红25军在六安县麻埠成立,军长吴焕先。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


第二部分: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面对鄂豫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区域的巩固和扩大,国民党从1929年6月到10月,先后对鄂豫边、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三次会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后,从1930年冬到1932年6月,国民党集结重兵连续对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根据地军民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歼灭了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的“会剿”、“围剿”,红军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

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连续发起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战役,歼敌60000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的计划。


第三部分:红四方面军的转移与长征


1932年8月,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战略指挥上的错误和推行极左政策,红四方面军虽然取得了冯受二、七里坪、胡山寨等战斗的胜利,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转移,后又开辟了川陕苏区,与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参加了长征,于1936年胜利到达陕北。

由长廊进入第三排房子,就是张国焘、徐向前住室,这里复原陈列着他们当年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部分用品。

张国焘,江西省萍乡县人,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0年与陈独秀、李大钊等筹划组建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参与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并由大会选为中央宣传委员,同时还兼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1938年4月离开延安脱党。1949年后隐居香港,1979年12月病逝于加拿大多伦多。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1929年5月,受中共中央委派来到鄂豫皖苏区,任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在参谋部陈列室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当年三位红军首长研究对敌斗争对策的高分子人物塑像,他们分别是:军委主席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所描述是,在对敌斗争最艰苦的岁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前夜,红军三位领导人彻夜未眠在一起研究新集保卫战的情景。

经理处:经理处就是现在的后勤部,它担负着整个红军队伍的后勤补给,以及筹集军需、军费的任务。展厅里摆放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斗、升、算盘等计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