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永州市
湘潭市
长沙市
怀化市
郴州市
益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湘西
红色景点
63
家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故居纪念馆坐落在湖南韶山市韶山冲。纪念馆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南岸私塾旧址、毛泽东父母墓、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鉴公祠等历史遗址和纪念性建筑,同时对有关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文物、资料进行征集、研究、陈列和宣传。馆藏文物、资料达6万多件,名人字画1000多幅,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
参观访问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前身是南宋理学家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湖南师范馆,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曾国藩、黄兴等曾藏修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李达、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毛泽东曾在此学习、工作达八个春秋,在这里,毛泽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完成了从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这里,毛泽东从事了建党建团工作,并从这里走向党的一大。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在一师一附小结成革命伴侣。校内现存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地14处,包括学校大礼堂、第八班教室、第八班寝室、水井、自习室、阅报室、君子亭、工人夜学、附小主事室、毛泽东任教二十二班教室等。且各纪念地都保存完好,陈列各具特色,弥足珍贵。
参观访问
通道转兵纪念馆
通道转兵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在通道恭城书院召开。通道会议及其促成了通道转兵,于万分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为实现党的历史第一次伟大转折,确立毛泽东在中央得实际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通道,是中国工农红军好运转折,是中国革命好运转折之地,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开始重新崛起。通道转兵,中国转运。
参观访问
恭城书院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原称“罗蒙书院”,后毁于火灾。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恭城书院是湘、桂、黔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古书院。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在通道恭城书院举行。会上,毛泽东力主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道会议及其促成通道转兵,避免了所剩3万多中央红军遭受国民党军毁灭性打击的命运,拉开了红军长征历史转折的序幕,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观访问
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
陈树湘(1905—1934),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共党员。陈树湘在毛泽东、何叔衡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 1934年11月下旬,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全师由原来的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最后,部队弹尽粮绝,陈树湘在道县洪都庙被俘。敌人为抓到一个红军师长而高兴,立即将他押送敌“追剿司令部”。押送途中,陈树湘趁敌人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的主题是“断肠明志铸忠魂”,陈列室分四部分,分别是《坚定信仰》《听党指挥》《牢记使命》《绝对忠诚》,展示了陈树湘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参观访问
陈树湘烈士养伤地、战斗地
1934年12月10 日,陈树湘率红 34 师余部经江永上江圩,道县田广洞、立福洞,铜山岭山脉来到江华桥头铺牯子江渡口渡江。在抢渡潇水时,被民团击中腹部,身受重伤,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向道县四马桥转移。12月12日,陈树湘掩护王光道率余部90余人突围后,由于伤势恶化,在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馒头岭岩洞内养伤。 12月17日,当地保安团满山搜查,陈树湘率部再次突围,因身负重伤、弹尽粮绝,在馒头岭下冯督庙(洪都庙)不幸被道县保安团第一营何湘部捕获。
参观访问
陈树湘烈士牺牲地
1934年12月17日被捕后的陈树湘拒绝就医和进食,誓死不向敌人低头。12月18日,敌人将他押往道县县城,在途经石马神村时,陈树湘为了不给敌人留活口,趁敌人不备,毅然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这时的他,年仅29岁,实践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参观访问
小源会议旧址
1934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委的电传训令,红六军团为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给红军主力转移“探路”,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8月20日,红六军团主力由桂阳进入新田,军团司令部设小源村。当晚,由湘赣省委书记、中央代表任弼时和萧克、王震组成的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召集师团以上干部,在小源“丽正书斋”楼上召开重要会议,主要议题是分析敌我态势,研究和制定红六军团行军路线,乘敌人部署就绪前抢渡湘江方案。会议决定,部队在首战新田城后作短暂休整和补给,开展扩红工作,主力部队提前执行向新化、溆浦前进,如情况有变,则在新田、祁阳、常宁地域发展游击活动,创立新苏区的第三部计划。中央党代表任弼时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萧克为军团长兼17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委兼17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龙云为18师师长、甘泗淇为18师政委、谭家述为18师参谋长、方礼明为18师政治部主任。小源会议对于红六军团成功抢渡湘江,为红军主力探明路线,顺利实现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会师发挥了重要决策作用,军团也从9700余人发展到11000多人。据说小源会议开了整整一个晚上,差不多到天亮才结束。根据会议决定,先头部队主力部队在25日前以急行军速度到达湘江东岸零陵蔡家埠附近,准备在零陵与祁阳之间西渡湘江,由于国民党防御森严,江宽水深,不利渡江,红六军团决定返回新田经蓝山、宁远继续西进,择时抢渡湘江。小源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红六军团在西征中求真务实和勇于探索革命精神,为红军主力长征最后取得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参观访问
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
红色,象征光明,指引信仰,凝聚力量,召唤未来!潇湘城南,青石江畔,群山翠柏深处的永连村,坐落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红六军团党性教育基地。红六军团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1934年8月4日在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的指挥下从江西遂川横石出发,踏上西进的征途。8月23日凌晨进入零陵,24日晚在画眉山村(现永连村)召开作战会议,25日挥师沿黄溪河上阳明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六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是红六军团西征的历史见证。在零陵这方热土上,镌刻着潇湘儿女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凝聚着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为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存史、资政、育人作用,零陵区以红六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为核心,利用零陵丰富的红色资源,集中打造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创建“零陵红”系列党建品牌,构建生态红色旅游产业,推进乡村振兴,铸就新时代的零陵“新名片”。红六军团画眉山红色文化园占地300亩,总投资约3600万元,建有红军潭、红星广场、画眉廊、爱民亭、展示馆、红军学校、旧址纪念广场、红军亭、栈道、红军井、红军窑、拥军亭、军民鱼水池。全景展示了红六军团西征永州留下的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启迪和激励人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开拓进取、不负韶华。
参观访问
陈树湘故居
陈树湘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原为林姓地主房屋。陈树湘及其家人居住在房屋的西偏房,是陈树湘出生和早年生活的地方。故居遵循修旧如旧的建筑风格,还原了陈树湘烈士的出生地,西偏房平面呈长方形,共有十余间房,总占地面积454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地面为三合土,墙体为清水土坯砖墙,有两天井。
参观访问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故居位于长沙县清泰乡第五甲下板仓屋场(现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现存大小房屋36间,土砖木结构,普通农舍建筑风格。整个故居占地约1400平方米。故居是杨开慧童年和少年时代成长以及后来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杨开慧在这里诞生,12岁时随家迁居长沙;1927年八七会议后,杨开慧携儿子岸英、岸青、岸龙回到故居,直至1930年10月被捕。故居也是烈士杨开明、杨展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曾多次到板仓,并在此召开农民座谈会。 故居房屋以堂屋为界,北部为杨开慧一家居住,南部是叔父家居住,此外,还有佃户用房、农具房、杂屋等。1966年修复并对外开放,1983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复原展出的是反映1901年至1930年这一时期的故居概貌,主要陈列有:杨开慧的住房、杨开慧父母、叔父以及兄长杨开智的住房,堂弟杨开明烈士、侄女杨展烈士的住房,同时还陈列有毛泽东住过的房间和召开农民座谈会的地方,保姆陈玉英的住房、堂妹杨开云、杨开秀、杨开英的住房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在故居共三次发现杨开慧遗物书信,特别是1982年、1990年杨开慧书信手稿的发现,提升了故居的文物价值,并为研究杨开慧革命思想形成及发展等提供崭新的依据。
参观访问
杨开慧纪念馆
杨开慧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北方,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开慧镇,因为一位伟大的女性而远近闻名。基本陈列主题为“骄杨颂”,突出宣传杨开慧烈士“忠厚传家的好女儿、忠烈为民的好学生、忠义教子的好母亲、忠贞爱情的好妻子、忠诚革命的好党员”的光辉形象。杨开慧纪念馆是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参观访问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