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永州市
湘潭市
长沙市
怀化市
郴州市
益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湘西
红色景点
63
家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沅陵苏区史实陈列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沅陵苏区史实陈列馆位于沅陵县城北17公里的沅陵镇白岩界村王家大院,是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民居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中晚期,是大财主王百万(王德万)的住宅。总占地面积53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0平米。2021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沅陵苏区史实陈列馆,全面介绍红二、六军团在沅陵革命活动及其沅陵苏区历史发展。陈列馆主体分为引子:发动群众 奠定雄厚革命基础、第一部分:进袭沅陵 紧紧依靠人民赢得胜利、第二部分:军民团结开辟和发展沅陵苏区、第三部分:深情寄托,红军在人民支持下突破沅水及尾厅:不忘初心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系统的展示了红二、六军团在沅陵苏区的革命基础,发动群众;湘西攻势,进袭沅陵;开辟苏区 军民团结;突破沅水,挺进湘中;今日沅陵,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红军长征,剪纸艺术等革命史实。
参观访问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秀水村。1934年11月上旬,红军长征途经汝城县文明司,根据行军安排,中国工农红军大部分军队在文明五一、秀水、沙洲、韩田、文市、上章等村宿营,其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驻扎在秀水村朱义辉家。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始建于清朝咸丰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851-1861年),座东朝西,面阔三开间,青砖瓦房。房屋建筑考究,做工精致,建筑材料以青砖、石灰、木材为主,属典型的湘南古民居建筑。旧址左侧、后面有11栋类似建筑结构的古民居,分两排排列,大小大致相等,高低一致,前后左右相互对齐。房屋外部有体现湘南古民居艺术特色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彩绘和吉语。据当地张成茂老人回忆,当时红军总司令朱德等指战员在朱义辉家宿营、办公、红军战士在左侧及后面几栋房屋宿营,右侧房屋则用于圈马。每到夜晚,总司令部屋内灯火通明,电台传递的电波声接连不断,红军指战员每天忙忙碌碌,时常召开会议,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在此宿营7天后,才往宜章方向挺进。
参观访问
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距县城48公里。1934年11月上旬,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县文明司,根据行军安排,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驻扎在文明乡沙洲村朱通武家族的房中。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始建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约130平方米。据当地见证人朱玄阳回忆,当时的沙洲村村民受地主豪绅的欺骗,大部分村民都到山里躲避起来。总卫生部官兵到此宿营后,广泛宣传共产党北上抗日的主张和红军纪律,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防病治病,修房补窗;村民则帮助红军战士洗衣,短短几天就与当地村民建立了鱼水深情。
参观访问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韩田村,距县城47公里。1934年11月上旬,红军长征途经汝城县文明司,根据行军安排,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驻扎在文明乡培正学校(今韩田小学)。培正学校始建于1922年,是由毛泽东湖南一师同学张盛珊为首筹资兴建的,原有房屋12栋,两层泥土瓦房,坐南朝北,四合院样式,总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中间有一块操坪。现保存完整的房屋只有1栋。据当地见证者罗培有老人陈述,总政治部在培正学校宿营后,每天红军各部的领导都集中到这里,研究行军作战计划。同时,积极开展了大量的政治宣传活动,印发毛泽东、朱德联署的《出路在哪里》宣言书,至今,在尚存的房屋墙壁上,还清晰可见部分宣传标语和漫画。总政治部休整7天后,也随大部队向宜章里田方向行军。
参观访问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三十六石坵)、万寿宫、沙田戏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同益店、中国(桂东)纪律文化中心、回龙塔等。1972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三十六石坵)、沙田戏台、万寿宫、同益店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总占地面积466200平方米。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入选“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参观访问
一张借据的承诺专题陈列馆
红军借据珍藏地旧址--胡四德故居位于汝城县延寿乡官亨村田心组,1996年冬,红军借据发现于此。始建于民国17年,原系官亨村胡四德住宅。坐北朝湖南,面阔9.8米,进深6.8米,两层夯土悬山顶楼房。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1月初,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到达汝城延寿乡,在官亨村安营扎寨,因村民们受国民党的负面宣传,纷纷坚壁清野后躲进了山里。当村民胡四德看到红军尽管严重缺粮,但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的东西秋毫不犯是个仁义之师后,他组织族人筹集了粮食、生猪和 鸡交给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在红军部队离开时,叶祖令对胡四德称,因红军筹款困难,一时拿不出钱来,便找来纸张,给胡四德写下一张借据,并告诉他,“将来全国会解放,到时候拿上它可以找当地政府兑换”。胡四德将该借据珍藏在灶台的壁龛上,直到他去世也没有说起此事。时间一晃62年过去了,1996年冬其孙胡运海在老屋里新砌灶台时才发现该借据,这张借据上写着“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公元一九三四年冬”。1997年5月,汝城县委、县政府按照当时市场价折息兑现了1.5万元,胡运海将其中1万元捐献给村里的学校。“一张借据彰显的是军民鱼水情深,兑现借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参观访问
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陈家大屋
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陈家大屋位于苏仙区南塔街道兴中街35号,属湘南起义旧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末,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两厅二天井,占地面积约728平米。1928年2月4日,朱德、陈毅率部入郴,在郴城 原“北街考棚”成立湘南起义总指挥部,陈家大屋为其办公点。2月7日,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机关初设原县城北街福音堂,不久迁东塔岭东山书院。3月12日,在“反白事件”中,东山书院被烧毁。3月14日事件平息后, 郴县苏维埃政府迁入陈家大屋。 郴县苏维埃政府是湘南起义建立的第二个苏维埃政府。在湘南起义期间开展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分田运动是我党最早的土地革命实践,为我党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观访问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是1928年朱德、陈毅策划、发动湘南年关暴动时的指挥部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所在地。“旧址”于1996年、2001年、2004年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湘南年关暴动是朱德、陈毅在南昌起义之后率领部分起义军辗转湘南,与中共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共同策划、组织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1928年元月12日,朱德化名王楷团长,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四O团的旗号进入宜章。当晚,宜章县国民党政府县长杨孝斌等为一四0团长官接风洗尘,朱德、胡少海带十四名卫士前往赴宴,宴席中将二十多名反动官绅全部抓获。随即陈毅、王尔琢率部一锅端掉了县警察局、挨户团,俘敌400余名,智取宜章宣告成功,并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湘南年关暴动的胜利,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尔后,湘南将近20个县(市)相继举行了暴动。整个湘南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浪潮。先后建立了宜章、郴县、耒阳等7个县的苏维埃政府和1个湘南苏维埃政府,组建了3个农军师和2个独立团。四月,国民党开始大举围剿湘南,面对敌众我寡的严重形势,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退出湘南,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实行革命军队与地方党组织、工农群众紧密结合,开展建党、建政、建军,深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运动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湘南起义的斗争经验和军事力量的加入,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正如萧克将军所述:“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旧址”坐落在宜章县城中心,为清代建筑风格,青砖白墙二层木楼、瓦房结构,占地4084m2,建筑面积2789m2。始建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初为清代守备署,1919年改为县立女子职业学校。1999年“旧址”按1928年的原貌进行了全面修复,整个修复工作始终坚持“恢复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下了这座建筑的底色。同时复原了当年暴动时的指挥部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朱德、陈毅、王尔琢、胡少海的住房和工农革命军的练兵场、辎重室和警卫战士住房以及水井等。展出各种实物187件,其中有当年工农革命军用过的大刀、汉阳造、军服、军被等,整个“旧址”重现了1928年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的原貌。
参观访问
湖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含旧址)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城老城区中心,1988年1月对外开放,由张震将军题写馆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依托现有的馆藏文物,举办常设展览8个。其中,复原陈列7个,基本陈列1个。
参观访问
湘南起义纪念馆
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曹家坪路东塔岭。纪念馆建筑面积4886平方米,展厅面积3100平方米。纪念馆立足于湘南地域文化特色,在馆内序厅设置了以朱德、陈毅与湘南起义工农革命群众和革命战士形象为主题的一组雕塑,它与两侧的郴州人文历史和山水风景为主题的浮雕相互辉映,赋予了展馆历史沉淀的印记。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5个部分14个展厅,分别为: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业闪耀功勋榜。展馆兼顾实用性、标志性、时代性特征,充分满足了收藏、陈展、参观、接待、交流、研究等条件。湘南起义纪念馆以爱国主义宣教为基本职能,接待党政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红色文化惠民演出。纪念馆现已成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湖南省雷锋精神教育基地、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中共郴州地方党史教育基地、郴州市直属机关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郴州市双拥教育基地,郴州城镇群廉政教育基地、郴州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及郴州市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参观访问
湘南起义纪念园
郴州市烈士公园位于郴州市曹家坪路东塔岭,是湘南起义纪念地最重要的纪念性革命遗址建筑群。公园内有湘南起义纪念塔、郴州烈士碑廊、革命烈士纪念亭、夏明震烈士墓、湘南起义纪念馆等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7339名烈士英名,其中党的建立和大革命时期223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5547名,抗战时期259名,解放战争时期191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19名,在1928年湘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有3814名。
参观访问
安化一中革命纪念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是读“有字之书”的楷模,更是读“无字之书”的典范。1917年夏,青年毛泽东第一次以“游学”方式到安化开展社会调查,深入了解安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广泛接触各界人民群众,增进了对苦难中国社会的了解,增强了救国救民的决心和信心。1925年夏,他再次到安化考察,指导党团组织发展,组织农民协会,在安化大地播撒下革命的火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安化人民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奋进“十四五”,奋斗新时代。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犹如灯塔,指引历史、照亮未来,成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