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永州市
湘潭市
长沙市
怀化市
郴州市
益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湘西
红色景点
63
家
毛泽东同志社会调查纪念碑
毛泽东社会调查纪念碑,位于清塘铺镇久泽坪村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楼正前方,碑体为老青石材质,坐西向东,碑高约8米,碑座刻有碑文。1917年8月,毛泽东同志携好友肖子升从伏口镇沿湘安古道到梅城开展游学社会调查,在途经清塘铺久泽坪时,向地主吴幼安和贫农调查佃农等底层民众生活状况,为毛泽东同志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准备了第一手资料。1987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清塘铺镇的游学社会调查,由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周里同志题词,立纪念碑于久泽坪。2020年至2021年,清塘铺镇、久泽坪村相继投入150余万元对纪念碑广场进行修缮,建成了红色清塘党史陈列馆。红色清塘党史陈列馆以毛泽东在清塘游学社会调查为主线,设一前厅、三篇章,分为前厅追寻先贤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第一篇章游学留足迹、农运点星火;第二篇章革命大无畏、精神永长存;第三篇章政通兴八铺、党惠泽三农。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让人思想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触动。毛泽东同志社会调查纪念碑所在地清塘铺镇位于益阳安化东南边睡,交通便利,是老县城梅城通往长沙府的必经之地。宋熙宁五年安化置县后,开通铺递。清塘居前第四铺,称之“清塘铺”,有安化“八铺”之称。清塘地处芙蓉山脉,山水相依,风景秀丽,境内峰峦叠嶂,引人入胜,四季有不同美景,若似桃源胜地。境内有漳江、云雾、洞天、久泽、芙蓉山、碧天界等景点。清塘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有统兵将领贺兴隆、尹三聘,今有安化首任县委书记熊邵安、红军团长张虎成,革命遗址有毛泽东同志社会调查纪念碑、红色清塘党史馆、熊邵安故居及陵园等。
参观访问
伍家仑战斗遗址
伍家仑战斗遗址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三里村的灯笼山顶。为纪念1949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147师440团奉命追击从常德溃逃至马迹塘的国民党白崇禧残部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当地政府在此专门修筑了烈士纪念塔和烈士陵墓等纪念设施,以示后人。2011年桃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英雄公园(安化英雄纪念碑)
英雄公园是安化红色教育基地,于2016年3月建成,位于云台山上,北邻马路茶场,西靠云台山村;距离马路镇约3.5公里,由英雄纪念碑、英烈墙和广场构成。英雄纪念公园从建设至今已吸引了众多游客,部分大、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入团、入党及成人仪式,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英雄纪念公园目前已成为马路镇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场所。
参观访问
林伯渠生平陈列馆
林伯渠生平陈列馆位于湖南临澧县修梅镇,陈列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连廊中庭天井式风格,恢弘大气,庄重典雅。馆内设有主展厅、报告厅、学术思想研究室、办公室及服务接待区。其展陈主要内容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开国元勋林伯渠,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总统府代参军长林修梅和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红色革命作家丁玲等临湟一批杰出儿女的光辉一生。是人们缅怀学习他们革命业绩,开展爱国主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构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阵地。
参观访问
林伯渠同志故居
林伯渠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林伯渠同志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追求真理的重要物证。林伯渠(1886−1960),常德临澧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抗战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第二届副委员长等职。1985年1月1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县委县政府对故居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同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林伯渠同志故居”匾额。1995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党性教育基地;2022年被评为常德市党史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津市市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陈列馆
津市市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陈列馆位于三洲驿街道人民路921号,总面积约1200㎡,分为上下两层。陈列馆以历史发展为脉络,按照“建党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群英谱”三大部分分类陈列展示,用实物、场景和故事说话,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两大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满腔热血、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津市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国家五部委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分县名录,津市被纳入长征片区,也是常德地区唯一的一处与长征相关的国家级革命旧址。
参观访问
贺龙纪念馆
贺龙纪念馆,是经中共中央于1995年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贺龙同志生平业绩的纪念场所。1996年3月,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之际,贺龙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舍占地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以北方四合院与湘西吊脚楼为一体的仿古式建筑,古朴典雅,舒展庄重。江泽民题写“贺龙纪念馆”。2008年3月,贺龙纪念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之际,对馆舍本体进行维护。2016年3月,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之际,对馆舍本体和陈列布展进行全面提质改造,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04年12月,贺龙故居和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桑植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2005年11月,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3月,贺龙纪念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11月,被授予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12月,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3月,洪家关旅游区成立。2017年10月,被授予湖南省“十佳魅力场馆”
参观访问
桑植烈士陵园
桑植烈士陵园位于桑植县洪家关,占地面积275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93.1平方米。主体工程有烈士纪念碑、展览馆、一、二、三号大门等,附属工程有陵园广场、吊唁广场、墓区、烈士名录墙、浮雕、绿化、亮化等。195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桑植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区朱家台兴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和烈士陵园。1988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湖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15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11年7月11日桑植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在洪家关新建烈士陵园。2011年8月22日湖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桑植烈士陵园搬迁新建。2012年12月23日新建桑植烈士陵园工程开工建设,2016年8月10日完成烈士陵园主体工程建设。
参观访问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改扩建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红二方面军丰功伟绩的纪念场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2169平方米,陈展面积1500平方米,以《奇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历史陈列》为主展标,从木黄会师、湘西攻势、壮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征从桑植出发、甘孜会师、将台堡大会师等六部分,通过7尊雕塑、8个场景、200件珍贵文物、500幅历史图片和人物画照,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呈现红二方面军的丰功伟绩。2018年1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021年6月,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观访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张家界市城区解放路179号,馆内保存了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直属部门办公室旧址、省委礼堂旧址以及卧室旧址。旧址与纪念馆主楼合围成四合井院落,总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旧址为3栋砖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860平方米。东头三间小屋是红二、六军团领导人任弼时、贺龙、萧克的办公室和卧室,西头是省委礼堂,北面是省委、省革委、省军区直属部门办公室。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所创建。根据地位于湘鄂川黔四省边区,以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桑植、永顺、龙山四县为中心,活动区域达31个县市。它是长江南岸苏维埃运动的坚强柱石;它是策应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的重要基地;它是孕育红二方面军的红色摇篮。伟大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壮大、为新中国的建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雄伟的历史篇章。基地荣获2001年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 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4年 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21年 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张家界烈士陵园
张家界市永定区烈士陵园位于张家界市城区东面迎宾路旁回龙观,占地面积200亩。烈士陵园修建于1985年,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2002年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年均接待入园人数100多万人。2016年9月20日,张家界烈士陵园被列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陵园主要有照壁大型浮雕、烈士纪念塔、张家界烈士纪念馆、六角形纪念厅等设施;亭内烈士英名录石碑,石碑上刻烈士英名1662人。,陵园右侧为烈士集体公墓安葬烈士遗骨158人、老红军2人;陵园北有本籍抗日阵亡的陆军少将覃子斌将军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的所在地。省委书记任弼时、委员贺龙、关向应、夏曦、朱长清;省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任弼时。他们率领了红二、六军团及166名将帅在这里饮马澧水,驱除黑暗留下了光辉足迹,亦为当今盛世铸成了红色旅游圣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儿女,张家界人民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先后共认定革命烈士3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00多人。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泣鬼神,撼天地,万古长存。
参观访问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
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茨岩塘镇,距龙山县城22公里,下辖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红军医院旧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红二、六军团'供给部旧址蒙家大屋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1934年10月24日,任弼时率领的红六军团和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贵州省印江木黄胜利会师。28日,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进入湘西后发起猛烈攻势,于1934年11月26日在大庸成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12月10日,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机关迁至永顺塔卧,1935年4月12日,迁至龙山县兴隆街,5月6日迁至茨岩塘。从此,以茨岩塘为中心,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红色根据地上迅速展开。 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指挥下,先后取得十万坪、陈家河、忠堡、板栗园、芭蕉坨、招头寨、石家垭等重大战役、战斗胜利,粉碎了国民党重兵“围剿”,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胜利长征。同年,红六军团十八师为策应红二、六军团主力红军长征,留守根据地茨岩塘。红十八师在根据地内进行迂回作战,历时2个多月,行程5000余里,历经数百次惨烈激战,付出重大牺牲,最终杀出重围,用生命和鲜血掩护主力红军完成战略转移。1936年1月9日到达贵州江口与主力红军汇合时,原来的4000余人的红十八师仅剩600余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自创建至1935年11月红十八师突围长征,共历时393天,其中在龙山县257天。被任弼时同志称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龙山县(茨岩塘)是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之一,是红十八师长征出发地,红十八师是中国工农红军最后一支出发长征的红军队伍。 龙山县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基地”,湖南省“潇湘红八景”。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