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17
家
郑州烈士陵园
郑州烈士陵园位于郑州市丹青路11号,占地面积413亩,主要纪念设施有革命先烈纪念碑、浮雕影壁墙、吉鸿昌、吴焕先、彭雪枫、杨靖宇纪念碑亭、中原英烈纪念馆、吉鸿昌烈士墓、解放郑州纪念碑亭、烈士墓区、凌云堂、郑州国防园、烈士诗抄碑林等。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承担着河南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河南省著名革命烈士和郑州地区烈士的褒扬、烈士遗骸安葬、烈士骨灰存放管理、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是省会各界群众悼念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参观、祭扫等社会各界群众50余万人次。郑州烈士陵园始终秉承“褒扬先烈 教育后人”的宗旨,以现有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主阵地功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精心打造党史资源研究高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和思想理论创新高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发展活力、教育内涵、生态智慧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城市形象窗口。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平安建设基层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并被授予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郑州市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红军堂
广西兴安县界首镇红军堂,原名“三官堂”,分前后两厅,中有天井,面宽约13米,井深10.3米,建筑总面积约133.9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建于1912年,因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得名“三官堂”。“三官堂”坐西面东,门前临湘江,距离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红军长征时,两个中央纵队就是从这里通过浮桥渡过湘江的。“三官堂”是当年朱德、彭德怀指挥红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又是红军在门前架设浮桥渡河的主道。当地人为表示对红军的怀念,把其改名为“红军堂”。1981年8月,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徐悲鸿故居
1936年6月,徐悲鸿先生应聘到广西,当时的县政府依李宗仁先生之嘱买下此屋,给徐悲鸿居住创作。在朔期间,创作了"曲"、"逆风"、"风雨鸡鸣"、"青厄渡"、"漓江春雨"等传世作品,并刻“阳朔天民”印章,以寄托对阳朔人民和阳朔风景的深厚情谊。故居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为传统院式布局。1984年旧居进行重修,廖静文亲书"徐悲鸿故居"横匾。1985年对外开放。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中原英烈纪念馆
河南,华夏文明的一方热土,中国革命的一片天地,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工人早期运动的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主力红军的创建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开辟了重要的敌后战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扭转战局的锁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民族富强正确的道路,河南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涌现了一批一又批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志士仁人、英模烈士。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长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而红军长征途经宝兴,三越夹金山更是举世瞩目、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1935年6月,中央红军挺进宝兴,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翻越夹金山的艰难征程中,红军指战员万众一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团结互助,千难万险脚下踩的革命精神,前赴后继,与残酷的自然环境斗争。经历了生命极限的挑战,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许多红军战士长眠雪山,用不朽的躯体铸就了历史的丰碑。
参观访问
高吉村红史馆
高吉村红史馆,是为了纪念达拉乡光辉灿烂的红色革命历史和高吉村奋进发展的时代历程而建。由迭部县俄界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2017年8月正式开馆。红史馆以“俄界会议”为主题,由红色高吉、俄界会议、红色记忆、民俗文化以及特色产品展示与销售几个部分组成,旨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增强农牧民党员党性、助推农牧村脱贫攻坚进程。凝聚着红色历史记忆和村组发展历程的红史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村落的历史特征、人文景观、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方面内容,所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小村落在岁月长河中的辗转变迁,也反映着革命遗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更展现了地处深山的农牧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改革发展之路的奋进历程。
参观访问
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
长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4年9月下旬,中央红军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以及苏区地方武装,在长汀巍巍的松毛岭上与数倍于我的国民党东路军血战七天七夜,战事空前惨烈。9月30日,红九军团这支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英雄部队,奉命在钟屋村率先实施战略大转移,迈出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随后,其它中央红军主力也分别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从而有了湘江之战的悲壮,有了四渡赤水的神勇,有了飞夺泸定桥的果敢,有了过雪山草地的坚毅,有了会师将台堡的欢腾,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有了中国革命最终的胜利。钟屋村,是中央红军长征最早和最远的出发地,享有“红军长征第一村”的美誉。
参观访问
刘志丹陵园
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志丹县城北山坡上。是为了纪念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始人之一的刘志丹将军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1943年4月15日,刘志丹将军陵园建成,面积33000平方米。现建有纪念堂、碑亭、陈列室、纪念塔、塑像等,保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笔题词,还有江泽民同志为刘志丹烈士的题词:“学习刘志丹同志的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刘志丹烈士陵园现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参观访问
雷公田寺院
雷公田寺院位于著名的老山界主峰,即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西南麓,座东南朝西北,占地约300㎡。始建于宋元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是佛教信徒礼佛颂经的名寺古刹。据调查,1934年12月6日,中央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红五军团之一部、红八军团38团在老山界隘口阻击国民党桂军时,军委二纵队的中央干部团途经此地,毛泽东、贺子珍夫妇曾借宿在庵堂下座东厢房内,2005年资源县人民政府已将该庵堂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西第七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源红军长征旧址中的14个保护点之一。
参观访问
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
1934年9月23日,为阻止国民党东路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福建地方部队在松毛岭展开七天七夜的战斗,万余名红军战士身死松毛岭,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1995年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00平方米。花岗岩材质,碑体高6.97米,宽2.26米,基座高1.9米,碑底座四方形。‘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由杨成武将军提写。
参观访问
红一军团指挥部
1934年11月27日,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在中央的指示下,令一、二师在觉山及赤兰铺、白沙一带布设两道防线,对国民党刘建绪所部湘军进行阻击,其指挥部设在乐耕公祠,30日,在觉山阻击战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军团退至第二道防线水头、夏壁田一带,继续阻击敌人,直到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后,指挥部命令一师和二师交替掩护,边打边撤,退入通往资源的大山区。乐耕公祠在新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观访问
临阳联队抗日历史陈列室
临阳联队是在阳朔成立的、广西抗日时期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的、公开揭举中共旗帜的武装力量。这支抗日队伍为抗战时期保卫临桂、阳朔等桂东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力量,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为桂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写下了灿烂的一页,其光辉事迹已载入当年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的军事斗争史中。临阳联队保存下来的一大批干部,后来成为了当地解放战争时期农村游击战的领导者和骨干人物。亦为党和国家锻炼、培养了一批高级的建国人才。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