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17
家
大清北海邮政分局旧址
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始建于1897年,是中国最早的35处邮政总局之一,是目前广西尚存历史最长、建设最早、 保存较完整的邮政局址;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邮政文物!
参观访问
红军长征小道
红军长征小道位于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距离县城36公里。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路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等直属机关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从这里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小道全长19.34公里,周边风景优美,古木参天,竹海浩荡,保留有思源井、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等革命遗迹遗址。2019年6月10日,中共党史学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实地考察该路线,称赞:这是迄今为止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并现场题写“红军长征小道”六个字。近年来,到祁禄山红军长征小道重走长征路的团队络绎不绝,该小道逐渐成为红色旅游新地标。红军长征小道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印迹,也见证着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奋斗足迹。
参观访问
德国森宝洋行旧址
德國森宝洋行于1886年在北海开办。1891年建此洋行办公楼。约1910年停办。除德國外,当时的英、法、美等国也在北海开设洋行。现仅存此洋行旧址。
参观访问
红三军团二师五团团部旧址
红三军团二师五团团部旧址位于禾丰镇麻芫村。旧址为刘氏民居,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通面阔44米,进深20米,总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1931年9月,红三军团转战到了于都禾丰,进行短期休整,并整编了部队。10月,郭炳生、彭雪枫率领二师在禾丰一带消灭了白色据点上百个,先后建立了禾丰区苏维埃政府、尧口乡苏维埃政府、大龙乡苏维埃政府等红色政权,使中央苏区得到了巩固,为中央政府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也为日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旧址内部还保留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政府、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国民党十大罪状”等宣传标语一百多条。
参观访问
青海班玛红军沟纪念馆
班玛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隶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的藏语意为“莲花”。班玛县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1936年7月,由李先念率领的三十八军八十九师、红军骑兵师、红军总部五局组成的先头部队,由朱德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红军总部组成的北进部队,以及由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总部、二军等共计3万余中国工农红军,进入班玛进行筹粮休整,联合动员当地藏族群众与马步芳军阀奋勇激战,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马家军堵截红军的意图,红军顺利北上进入阿坝。在班玛修整的20余天时间里,留下了汉藏一家亲的兄弟情怀和军民鱼水情。红军当年走过的山沟、小桥等被当地藏族群众称为“红军沟”“红军桥”“红军泉”“红军哨所”……
参观访问
邓世增公馆
邓公馆旧址建于20世纪30至40年代解放前为邓世增的私人住宅。该旧址占地南北长60米,东西宽15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邓世增为著名爱国将领,国民党中将,曾任19路军副总指挥!
参观访问
鸡鸣三省大峡谷
鸡鸣三省大峡谷四川界位于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区域。赤水河和渭河劈崖而过,将云南、四川和贵州分居悬崖三侧。峡口呈一个三角形,自三省交接点,谷口越来越大。深约300余米,赤水河沿谷底蜿蜒噌吰而过。汛期,峡谷之中飞湍瀑流,蔚为壮观,枯水期,赤水河清波碧潭,细浪涓涓,又是一番景色。同时雾溢长河、山缠雾带、峡谷涨水、斜阳穿峡、跨省彩虹等巧夺天工的独特奇观,极大地增添了鸡鸣三省的神秘魅力,于2013年度入选“四川100最美景观拍摄点”。
参观访问
红五军团军医处旧址
红五军团总军医处旧址位于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草塘组,这栋房子虽然很小非常隐蔽,这也说明了当时出发时的革命形势是非常的严峻的,在这里保留了很多有红五军团总军医部处确切番号的红军标语,标语上有的写着,打倒蒋介石、打倒冯玉祥、打倒张学良, 日本小鬼要侵占中国,说明当时红军在出发的时候怀揣着北上抗日的伟大梦想,这也是于都县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在长征途中留下的红军标语!
参观访问
夹金山垭口
夹金山垭口海拔4114米。1935年6月17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战胜天堑,克服恶劣气候条件,从夹金山娅口成功翻越夹金山。6月18日,中央红军大部队随即成功翻越夹金山。毛泽东在著名的《七律•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阐释了红军翻越大雪山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观访问
南宁邓颖超纪念馆
南宁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南宁市朝阳路3号,邓颖超同志1904年2月4日出生在邕江北岸南宁镇台官邸,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为了深切缅怀邓颖超同志,2007年2月4日,在邓颖超同志诞辰103周年纪念日,南宁市委、市政府利用邓颖超出生地北侧的原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内,建成了邓颖超纪念馆。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为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楼高3层,平面呈长方形,西式墙身,中式屋顶,立面造形为西欧古典建筑形式。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邓颖超纪念馆于2010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访问
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
中央红军第一军团部旧址位于于都县城东北的段屋乡铜锣湾,旧址由鸣榜公祠和刘氏宗祠组成,土木结构,总面积663.72平方米。1934年10月12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从兴国、石城来到于都集结休整,军团部驻扎在段屋铜锣湾鸣榜公祠和刘氏宗祠。休整期间,军团部还在刘氏宗祠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部署战略转移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10月16日,红一军团部及其部队离开段屋铜锣湾,于10月17日从梓山山峰坝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参观访问
南宁镇宁炮台
镇宁炮台位于南宁市人民公园内,这里原来是祭祀狄青、孙沔、余靖、苏缄、王阳明、莽依图等对南宁有功的历史名人的“六公祠”,在1917年被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下令拆去,修建了这座炮台,即是镇宁炮台。炮台为环形城堡式建筑,占地面积860平方米。炮台用大青石砌成,整个炮台由炮台、铁炮及围墙三部分构成。一楼围墙共有二十间房间,其中靠近门洞的2间设有登炮台的阶梯,其余的房间供屯兵贮藏粮食弹药之用。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