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86 010 65683881
注册
登录
场馆列表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首页
场馆列表
专家访谈
讲解风采
场馆视频
场馆图片
场馆全景
红色盛典
红色经典
红色研学
当前位置
>
场馆列表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部
红色景点
1217
家
红一军团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旧址
红一军团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坐落在铜锣湾的刘氏宗祠,左侧150米处的是鸣榜公祠。这两栋老房子就是当年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这两处房屋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房子座东朝西,由门廊及一井二厅组成,地面铺青砖,占地面积294平方米。而鸣榜公祠则建于清末民初,由门斗及一井二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369平方米。1934年10月7日,红一军团接到中革军委命令,将防务移交给红五军团之后,从兴国的竹坝、洪门撤离向于都境内移动,于11日到达段屋、宽田地区。红一军团15师从石城撤离战场,于12日到达集结地域。军团部驻在铜锣湾,全军团在此休整补充长达6天时间,接收江西补充第二团和于都补充第八团兵员。军团部在铜锣湾的刘氏宗祠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战略转移的具体事项。10月16日傍晚,红一军团根据中革军委的统一部署,从这里出发到达梓山山峰坝宿营,第二天傍晚从梓山山峰坝渡过于都河,作为先头部队,率先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之途。
参观访问
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宁市人民公园内。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褒扬、崇敬之情,南宁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4月,在人民公园后山—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当局数次公开杀害革命先烈的地方修建革命烈士公墓,碑铭为时任南宁市长莫文骅题写。1995年12月,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自治区重点烈土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金沙江皎平渡口
金沙江皎平渡口:由渡口遗址和纪念馆设施两部分组成。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经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调出滇军。红军于4月下旬再次进入云南,做出渡过金沙江、向四川进军的决定。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党和红军领导人的指挥下,红一方面军一、三、五军团和中央机关共三万多人,靠七条小木船,用七天七夜,从这里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参观访问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建于清末,是一栋赣南较为特殊的“一进两堂三横”式不对称传统民居建筑。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由于都县宽田乡迁驻黄麟乡井塘村新屋组。瞿秋白在此组织了中央苏区最后一次文艺汇演,史称“井塘汇演”。项英、陈毅、毛泽覃、陈潭秋、何叔衡、刘伯坚、邓子恢等和当地军民一起观看演出。井塘汇演是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次汇演,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有力地掩护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1935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离开驻地迁往禾丰镇黄泥村。 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是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机关,是留守红军从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的正规作战到分兵游击作战过渡时期的关键物证,是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的政治中心和苏区军民一段时间内的希望所在,为保卫中央苏区,掩护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访问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
进入庄严肃穆的陵园大门,首先来到长约1080米的陵园大道。大道两旁竖立着24座人物雕像,反映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无名烈士的形象。每座雕塑的基座正面都镌刻有广西诗人题写的诗词。纪念广场上耸立着邓小平领导百色、龙州起义纪念碑。这是一座气势雄伟的标志性纪念群雕,高12.11米,宽39.8米,采用灰白花岗岩雕刻。左右两边的副雕刻画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并肩作战的感人情景。八根方柱耸立在群雕的左右,寓意八桂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
参观访问
飞虎队英烈纪念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美国陆军第14航空大队375轰炸中队一架B一24轰炸机执行作战任务时期,1O名机组人员同飞机不幸坠毁在兴安县境内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人迹罕至的峡谷中。十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从1997年1月至1999年9月,美国先后四次派美军专家组来老山界搜寻遇难机组人员的遗骸和遗物。受到中方各级政府和军民的大力协助。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架不幸失事的援华美军轰炸机残骸在猫儿山展览馆布展正式对外开放。
参观访问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位于于都县城环城东路,旧址原为天主教堂,砖木结构,面积251平方米。1934年7月,为掩护和支持红军战略转移,在于都县城成立了赣南省,中共赣南省委机关就驻扎在这里,省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白区工作部、妇女部。中共赣南省委成立后,在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积极领导和动员全省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配合红军作战,迅速开展扩红运动。发布过许多通令和指示,还不定期出版了机关刊物《赣南省委通讯》。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期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征调了大批挑伕,帮助红军运输物资器材,开展大规模的筹粮、筹款工作,有力地支援和掩护了中央红军在于都的顺利集结和出发长征。中央红军长征后,1934年11月,赣南省委从县城迁往城南的利村和小溪。
参观访问
三岔革命烈士陵园
三岔烈士陵园位于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西街、蒲河岸边的老爷山下、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西北300米处。1935年10月10日,毛泽东、彭德怀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陕甘支队)长征途中,快到三岔时,毛泽东接到了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派骑兵送来欢迎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陕北的信件。11日,红军离开三岔,经环县继续向北进发。红一方面军在到达和离开三岔途中,先后在塔儿洼和吴家大塬战斗中有效阻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1936年6月,西征红军途经三岔,解放了镇原北部部分地区。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英雄,1954年,当地党政组织和人民群众从方圆数十里搬迁红军烈士遗骨,集中葬于老爷山下。2005年,在红军烈士墓地的基础上,建成三岔烈士陵园。陵园由烈士墓和纪念碑两部分组成,占地2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平方米。该烈士陵园地处汉民、回民杂居区,是当地党员干部群众清明凭吊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参观访问
广西革命纪念馆
广西革命纪念馆位于陵园中轴线中部,是一座两层仿古建筑,总面积5600平方米。馆内有21个展览室,长年展览的内容有《光辉的历程》(广西革命斗争史展览)和《青少年国防教育兵器展览》。《光辉的历程》通过数万文字、800多幅图片和150多件实物,辅以声、光、电等手段,展现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到2006年各个历史时期在广西境内发生的重大革命事件。
参观访问
关中地委大院旧址
关中地委大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1941年关中分区机关迁驻马栏,先是住在群众家中,后相继开挖了300多孔窑洞。年底,中共陕西省委也由照金迁来与分委合并,成立了中共关中地委。1949年4月,关中地委改称三原地委,进驻三原县城。
参观访问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县城北郊窑塘村,旧址为朱姓民居,土木结构,占地面积713.44平方米。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从瑞金迁驻于都,10月13日至17日驻扎在这里集结休整,并在此召开了军委扩大会,研究与部署了红军突围转移各项具体工作,规定军委直属纵队及各军团代号,发布命令将各补充团正式拨给各军团,制定下发了红军主力南渡贡江计划,对红五军团撤离兴国后的地方坚壁清野工作与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具体指示。10月18日傍晚,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县城东门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之途。
参观访问
阿坝徐向前住址
徐向前住址位于阿坝州黑水县瓦钵乡约合多村。1935年6月上旬,红四方面军31军主动进驻瓦钵梁子,越合多寨曾是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司令部,徐向前、曾传六住过的地方。现二芝干家,仍珍藏有徐向前用过的木床、面盆、水瓢、木制饭碗、喝茶用过的八铜壶、装文件的方底竹背篓、木凳、镰刀等日常用品。进寨的路边,还留着红军当年石刻的几副标语,红军当年磨面的磨房和石磨。
参观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